湖州冠民会计师事务所

服务热线:0572-2035191
法律法规
首页 > 法律法规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来源:作者:时间:2011-02-10

                                  财预字(1998)105号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规范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依照执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独立核算的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的会计核算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和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企业的会计制度。
  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三、高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高等学校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五、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六、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记账以“元”为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发生外币收支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核算。
  七、高等学校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可减少或合并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设一级科目,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高等学校不得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高等学校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必须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科目名称。
  八、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务管理体制的高等学校,可采用两级核算方式核算二级单位的收支;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前提下,具体核算办法由各高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九、本制度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十、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试行。
    ......
    附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1998)》 - 副本.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