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M(OtherPeople'sMoney)战略是指公司充分利用做大规模的优势,增强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利用供应商在贷款结算上的商业信用政策,将占用于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转嫁给供应商,从而谋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营运资本管理战略。
简单地说,OPM战略是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金和能力来为本企业筹集资金。衡量OPM战略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是现金周转期,它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财权转变为物权、物权转变为债权、债权又转变为财权所形成的采购和销售周期净占用现金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现金周期越短,表明公司的OPM战略实施越成功,成功的OPM战略可以增强企业的财务弹性。企业的OPM战略同样可以被医院所借鉴。
两种情况需引入OPM战略
医院引入OPM战略中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利于医院资金周转的适度占用耗材和药品供应商的资金成本,另一种情况是不利于医院资金周转的后付制医疗保险支付制度。
在第一种情况下,医院引入OPM战略的核心支撑点是其带有垄断性质的渠道资源,即医院成为某些耗材和药品到达消费人群的主要通路。虽然医院通过延期付款可以有效解决营运资金占用问题,但是,医院管理中需要加强对耗材和药品的库存和使用的科学管理,引入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量以及期限,以保证它们的衔接与匹配。
对于应付账款管理,医院应该努力进行学科建设进而扩大销售规模,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和条件,获取供应商在货款结算上的优惠信用条件,以增强对供应商信用资金的使用力度。
第二种情况是医疗保险机构占用医院的营运资金。医疗产品和服务与其他商品的交易支付方式不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对居民实行强制性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和政府全民性医疗保障。在这种保障制度下,患者在享受医疗服务时,通常不直接全额支付医疗费用,而是由医疗保险机构和政府等第三方来进行支付。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模式和资金占用将极大影响大型公立医院对营运资本的流动性需求和财务风险控制。医院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与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以及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与分析能力。
笔者认为,医院财务在确认收入时,必须对应收医疗保险费用的潜在风险(延迟支付或拒付)进行预计,并将其作为当期所确认收入的调减项目进行单独反映,而不是在以后会计期间有明确迹象表明发生坏账时才确认为管理费用。
同时,医院财务也需要参与临床路径和医疗行为的规范,拓宽管理手段与渠道,积极与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建立良性博弈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充分信任与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医疗保险费用的快速、完整收回,实现双方的共赢,共同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高效利用有限医疗资源做贡献。
财务管理需升级
医院引入OPM战略,对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医院营运资金管理重心从资金向营运转移,伴随医疗资本市场和资本经营的崛起,财务部门应更多地参与医院的营运工作,包括OPM战略制定、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及存货管理,并将财务管理工作等同为医院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和推动力量。其次,财务需要稳定和固化OPM战略中客户关系与结构,以降低不确定风险。
包括注重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对供货商资金的占用,增强对供货商资金的使用力度,在OPM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医院资源,保证医疗资金链的健康运转,实现“双赢”。最后,财务要提升整体资本营运能力。
OPM战略中,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专业判断将不再局限于会计审计知识和经验,越来越依赖于其他领域,特别是医疗专家和医院管理层的意见和知识支持。为此,医院需要顺应财务管理从滞后性向前瞻性演进的趋势,加强对OPM战略的资本需求与预测分析,创新医院资金融资结构与渠道。
医院可引入OPM战略提升财务弹性
来源:中国会计报作者:赵亮时间:2013-11-25
上一篇:政府加大购买会计服务力度